5月7日,四川省第九届劳动模范和先进工作者表彰大会在成都举行。大会宣读了《四川省人民政府关于表彰四川省第九届劳动模范和先进工作者的决定》,盐边县公安局红格派出所所长刘克林被授予“四川省先进工作者”称号。
刘克林,男,中共党员,39岁,现任盐边县公安局红格派出所所长。他始终践行“辖区装在脑子里,群众装在心窝里”的信念,以赤子之心守护一方安宁,用创新之志破解治理难题,凭实干之风书写为民答卷。近年来,刘克林先后荣获“四川省抗疫先进个人”、个人二等功、“攀枝花市优秀党务工作者”等荣誉。
扎根基层,织密平安“防护网”
“平安是群众最大的福祉”是刘克林的工作信条。红格镇是攀枝花“阳光康养核心区”,如何提高辖区治安防控水平,做好“康养警务”,提升辖区群众和外来游客的安全感和满意度是刘克林最关心的问题。他根据辖区“四多一广”治安特点,充分发动民辅警建言献策,充分听取群众的意见建议后,结合辖区实际,构建了“三角形平安网”与“民警 + 村警 + 义警”的“双网”平安体系,推行“稳、防、化、处”四步工作法推进辖区治安防控体系建设,辖区社会治安持续向好。他整合派出所警力和群防群治力量资源,深化“康养 + 警务”战略,升级“五维警务”,打造“1144”服务管理模式,年均开展康养警务服务300余次,圆满完成赛事赛会安保180余场次。
锐意创新,探索治理“新路径”
刘克林带领全所民辅警深入践行新时代“枫桥经验”,集全所之智创新探索“四联四强”工作法,推行“责任包干”勤务模式,实现“警力下沉、服务前移”。2022年,他以派出所警力为依托,充分发动辖区各单位安保人员、村社干部、乡镇干部等群防群治力量,牵头组建了160余人的“红枫红袖”义警队,将300平方公里辖区出警半径从100分钟压缩至5分钟,打造“5分钟警务圈”,大大提升了基层社情民意感知效率,获得红格镇党委、政府的肯定和支持。作为红格镇副镇长、派出所所长,刘克林为提高矛盾纠纷化解效率而积极奔走协调联系,最终红格镇融合镇综治办和红格法庭、司法所、派出所等力量,构建三调联动式矛盾纠纷排查化解机制,实现矛盾纠纷联调联处、一站化解,并将昔格达村建成全县首个“遵法评理会”试点村,为辖区基层治理工作做出了重要贡献,获评“2024 年度全省化解矛盾纠纷先进个人”。
躬身服务,谱写警民“鱼水情”
刘克林始终将群众需求作为第一导向,为做好服务群众工作,他要求派出所户籍窗口推行“户籍通办”“一窗通办”服务,增设身份证办理24小时自助拍照机,年均为群众节约出行成本5万余元,公安户政业务服务满意率连续五年超99%。围绕“红格一座城”发展定位和警务服务工作需要,2022年,他在红格派出所组建 了一支14人的女子警务队,并依托会英语的女民警开展“双语警务”,期间成功帮助带队到红格训练的外籍教练员找回丢失物品,服务帮助康养老人150余次,向群众提供咨询500余次,获赠锦旗90余面。同时,他带领全所民辅警开展“警随企后”主动警务,建立重点企业“一企一警”、重大项目“警长制”,积极服务保障“运动、康养、红格南矿、攀果”等辖区特色品牌发展和重大项目建设,紧紧围绕共富共创目标,推动服务提质增效,红格派出所因此获评全省“万警进万家”先进集体。
先锋引领,锻造铁军“排头兵”
刘克林坚持“党建红”引领“公安蓝”的党建带队建工作思路,担任所长和支部书记后,他狠抓支部标准化、规范化建设,通过深入走访调研、沟通协调,与四川省能投盐边新能源开发有限公司、四川省青少年训练基地等辖区10余家单位、企业开展支部共建,建立“平安联盟”,依托支部共建,开展“森林草原防灭火”“道交平安”“全民反诈”等主题党日活动100余次,在党建活动中纵深推进业务工作,为派出所民辅警更好开展社区警务、康养警务和其他业务工作打下了良好的群众基础。同时,他严格管理队伍,三年来,该所民辅警违纪违法行为“零发生”,先后涌现出全省公安机关“最美基层民警”、四川省“学雷锋先进个人”毛旭阳,全省公安机关“护校安园”专项工作成绩突出个人彭泽民等2个先进典型,在他的带领下派出所党支部荣获全省公安机关三星级最强支部,派出所成功争创“公安部一级公安派出所”“全省枫桥式公安派出所”,并被授予“全省公务员集体一等功”荣誉称号。
从警17年,刘克林一直在基层公安派出所工作,先后担任惠民派出所民警,红格派出所副所长、教导员、所长,他年均驻所320天以上,率先垂范,带领全所民辅警冲锋在前,锐意创新谋善治,先锋引领作表率,推动派出所各项工作取得长足进步,为书写平安答卷积极贡献了智慧和力量!
(盐边公安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