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央政法委发文,攀枝花市通过省级验收、中央复核,获评“全国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试点合格城市”,平安攀枝花喜添“国字号”荣誉。
自2019年党中央批准、中央政法委组织开展全国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试点工作以来,攀枝花积极申报,并于2020年成功入选全国首批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试点城市。三年来,全市上下认认真贯彻落实全国、全省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试点工作部署,成立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任“双组长”的工作领导小组,将市域社会治理与社会经济发展同部署、同推进,主动聚焦“网格建设、风险防控、法治保障”三个方面,积极探索构建基层治理体系新路径,推动基层治理提质增效。
聚焦网格建设,打造基层治理新阵地。调整网格777个,配备专兼职网格员780人,探索推广楼栋长等“微治理”经验。建立“五社联动”机制,推出“137服务模式”“业主代表制”等一批先进经验,建成县(区)社工总站5个,乡镇(街道)社工站49个,累计服务群众30万余人次。
聚焦风险防控,探索基层治理新模式。建立速裁团、医调委、校调委等调解组织490个,实现所有乡镇(街道)、村(社区)人民调解组织全覆盖,目前在册人民调解员2989个,受理矛盾纠纷47582件。创新推出“三说会堂”和“第三方调解”基层矛盾纠纷调解、“八化”医患纠纷调解、“花城联姐调解室”婚恋纠纷调解等一批矛盾纠纷调解新模式,其中“三说会堂”多元解纷模式上榜“中国改革2022年度地方全面深化改革典型案例”和四川省“我为群众办实事案例选”,“第三方调解”被评定为全国全省矛盾纠纷化解创新项目。
聚焦法治保障,激发基层治理新动能。评选首席法律咨询专家43名,为重大公共决策论证、重大风险防范等提供法治“智库”支撑。选取10个工作站、15个工作室,试点开展公共法律服务实体平台规范化建设,着力构建覆盖城乡、便捷高效、均等普惠的现代公共法律服务体系。仁和区老街社区等10个村(社区)被评为“全国民主法治示范村(社区)”。
下一步,攀枝花市将以荣获“合格城市”为契机,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关于市域社会治理有关部署,立足政法工作职能,夯实基层治理基础,提高社会治理效能,努力推进更高水平的平安攀枝花、法治攀枝花建设,为推动攀枝花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试验区、加快建设现代化区域中心城市提供坚强保障。
景文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