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社会管理 >
“老倌”执笔绘就乡村善治新图景
www.panzhihuapeace.gov.cn 】 【 2024-06-06 09:50:01 】 【 来源:攀枝花社会工作

1717638532392.jpg


  近年来,四川省攀枝花市仁和区积极推进党建引领乡村治理工作,以啊喇彝族乡为试点,以增进群众获得感和幸福感为目标,聚焦老百姓“急难愁盼”的要事难事,探索“老倌”说事乡村治理新模式,以“小切口”引领“大变化”,推动乡村治理提质增效。

  

  精准摸排需求,聚焦六大领域,明确说事范畴

  

  针对群众普遍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因地制宜、因时制宜制定说事清单,明确说事任务、权责和要求,增强说事的精准性、针对性。

  

  说好人好事。通过各种形式宣传全乡评出的文明家庭、“好儿媳”等事例,引导群众学习典型,传播正能量,不断提高乡风文明程度,达到德治教化目的。

  

  说矛盾调解。通过推动社会治理关口前移,变“坐等来访”向“主动问需”转变,抓准群众思想认识困惑点、利益关系交织点、社会矛盾易发点,把法理和情理深入浅出地传入群众耳、化入群众心、融入群众行,为矛盾化解、纠纷调解下好先手棋、打好主动仗。2023年以来,“老倌”共排查调处各类矛盾纠纷108起。

  

  说政策法规。将《民法典》《土地管理法》等与群众生产生活息息相关的政策法规转换为通俗易懂的语言开展宣讲,到田间地头开展政策法规宣讲168次,提高村民对政策法规的知晓度,增强尊法学法守法用法意识。

  

  说产业发展。推进“老倌”协同“土专家”“田秀才”等力量,围绕啊喇香米、稻花鱼、营盘火腿、食用菌等特色产业发展,将宣讲由室内搬到室外、由书本搬到实景。2023年以来,推动种植烤烟3400亩、水稻2200亩,年均增加200亩,协助乡村两级共同开展“果林上山、耕地还粮”试点工作,示范新造林289亩。乡村旅游收入达4025万元,同比增长13.38%。2023年全乡集体经济收入66.89万元,同比增加254%,让村民实现“富口袋”与“富脑袋”互动互促。

  

  说公开监督。线上利用数字乡村平台,线下定期参加村务公开会议,通过线上线下双管齐下对村组低保评议、涉农补贴发放等重大事项进行监督,提出合理化意见建议。

  

  说民情民意。主动走近村民,收集困难诉求和意见建议,做到户情民情、困难问题、意见建议“三个摸清楚”,及时反馈给乡党委政府,进一步提高服务“三农”的针对性和有效性。2023年以来,接待说事群众369人次,帮助群众解决问题36件。

  

  发挥“老倌”余热,严把四道关口,建强说事队伍

  

  按照“原则性强、业务熟练、清正廉洁、群众威信高”等标准,从严把关,择优而选,共选聘出16名(其中机关退休职工4名,企业退休职工1名,老村干部11名)党员“老倌”,组建了一支过得硬、接地气、能服众的说事队伍。

  

  “政治关”。坚持把政治标准放在首位,突出考察人选的理想信念、政治品格和道德修养,按照“自愿申请、群众推选、村把关、乡考察”的程序严格选任。

  

  “经验关”。以“合群众胃口,服当地水土”为标准,从熟悉农村工作、了解乡情村情且工作经验丰富的党员干部中挖掘人选。

  

  “能力关”。聚焦农村重点工作,重点推荐业务能力强、表现突出、熟悉和掌握涉农政策法规、善于沟通协调和做群众工作且具有一定文化水平的人选。

  

  “威望关”。顺应农村熟人社会特点,吸纳当地有一定威望和影响力,群众认同、信服的退休村干部、老党员等进入“老倌”说事队伍。

  

  完善运行机制,严格三项措施,增强说事本领

  

  围绕农村经济发展、社会和谐稳定、基层组织建设等内容,注重建章立制、夯基固本,提升“老倌”说事的能力和水平。

  

  健全工作制度。乡党委制定出台《关于推进“老倌”说事的实施意见》,建立“问事-说事-办事-评事”相衔接的工作流程,开展事项分类处理,做到全程有记录、过程可追溯、办理有结果、承诺能兑现。

  

  组织业务培训。不定期组织开展“老倌”说事队伍培训,提高“老倌”政策宣传、矛盾调解等能力,解决业务知识不熟练、调解程序不规范等问题。

  

  量化考核问效。由乡党委负责“老倌”队伍的日常管理,对“老倌”的日常工作进行跟踪问效,建立工作台账,实行量化考核。对考核优秀的“老倌”予以表扬奖励,对考核不合格的解除聘任合同,推动“老倌”队伍履职尽责。

  

  激发治理动能,实现三个目标,凸显说事成效

  

  啊喇彝族乡以“老倌”说事为抓手,建强组织、联动发力、共谋发展,乡村治理体系不断完善,治理水平得到全面提升,乡村治理动能持续激发。

  

  实现群众“话”有地说。把说事“会议桌”从办公室搬到了老百姓家门口,通过“露天围坐”的亲切场面和“敞开心扉”的坦诚交流,让群众说事、同群众议事、帮群众调事,激活村民自治细胞,巩固基层治理单元。

  

  实现群众“难”有人解。“老倌”队伍坚持和发扬“枫桥经验”,注重发挥人民调解传统优势,有效化解了一大批婚姻家庭、邻里纠纷、损害赔偿、征地拆迁等常见、多发的矛盾纠纷,做到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乡、矛盾不上交。

  

  实现群众“事”有人办。“老倌”会同村“两委”不定期走访摸排群众生产生活遇到的困难,对村级能解决的事项,督促相关村干部或联系党员包办;对村级难以解决的事项,实行乡村两级干部联合办理;对乡级无法解决的,由乡争取上级相关职能部门协同办理;因政策或其他原因确实难以解决的,及时向群众做好解释说明。

编辑:景文军
中共攀枝花市委政法委员会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