攀枝花西区公安护航经济高质量发展
“零距离”护企安商“警随企后”绘新篇
在川滇交界的攀枝花市西区,一场以“警随企后”为核心的警务创新实践,正悄然重塑着政企互动的新生态。2024年10月17日,攀枝花全市公安机关服务保障经济高质量发展现场会暨“警随企后”行动启动,攀枝花市公安局西区分局迅速响应,在辖区7家龙头企业设立驻企警官办公室,以“零距离”服务为纽带,构建起护企安商的坚实屏障,为区域经济发展注入强劲动能。
创新“三三”模式
构建护企服务新体系
“这7家企业涉及制造、工业、能源等多个领域,是西区经济发展的支柱。设立驻企办公室,就是要让企业感受到‘警察在身边、服务在眼前’。”西区公安分局负责人道出行动初衷。
围绕“经济发展到哪里,公安服务就跟进到哪里”的理念,西区公安分局以“警随企后”特色警务模式为核心的“三三”工作思路,搭建市服务企业中心、区服务企业分中心、公安服务站三级机构;推行重大项目警长制、重点企业驻警制、“一企一警”联络制三项制度;完善风险排查、权益维护、警企共建三套机制。通过这一系统化、立体化的服务体系,让公安护企工作从“单向管理”迈向“双向赋能”,构建起职责清晰、协同高效的新格局。
深度挖潜
打造“一线会客”服务新体验
“以前办户口迁移要跑政务中心排队,现在把材料交给驻企办公室,朱警官全程代办,太方便了!”辖区企业职工王先生的感慨折射出“警随企后”带来的便利。西区公安分局以深化“放管服”改革为抓手,推出“企业下单,民警上门”服务机制。驻企办公室不仅承担接待、办公、调解等职能,还针对重点企业高层次人才,开通“定制化服务通道”,已加急办理签证、居留许可320件。
在格里坪特色产业园,某建筑集团在参与驻企办公室建设时,提出数十条公安服务建议,推动警务服务更精准对接企业需求。该企业副总经理坦言:“护企安商,企业既是受益者,更是参与者。”
主动防范
筑牢企业安全“防护网”
“民爆物品管理要常抓不懈,不能只在检查时重视。”年初,警企联络员谢恩亮在煤矿检查时,对企业负责人反复叮嘱道。为落实风险共排、权益维护、警企共建三套机制,西区公安分局在太平煤矿成立警企巡逻队,构建“科技+人力”立体化安防体系。增设10余处智能监控设备,优化警企联巡机制,每日投入10余人次开展动态巡防。同时,组织反恐防暴、消防演练10余场,排查整改安全隐患30余处。
通过驻企办公室和“11087”专线,西区公安分局领导班子定期走访企业,创新“警企会话堂”机制,召开座谈会10余次,收集意见建议30余条,并联合工商联、行业协会组建“法治护航联盟”,开展“送法入企”活动,提供法律咨询超100次,为企业发展系紧“安全绳”。
快速响应
跑出涉企案件处置“加速度”
“6小时追回被盗煤矿,解了我们的燃眉之急!”今年3月,西区某精煤公司负责人感激地说道。原来,临近交付期,企业遭遇煤矿被盗,西区公安分局迅速启动涉企警情“绿色通道”,快速锁定并追回被盗物资。为守护企业合法权益,该局组建由经侦、刑侦、治安等警种骨干构成的护企安商队,建立经济犯罪风险感知前哨站,聚焦工程招投标、矿产销售等领域开展精准研判。今年以来,该局已破获涉企案件5起,挽回经济损失超800万元,跨省抓获犯罪嫌疑人30余名。
西区公安分局负责人表示,下一步将持续推出便企利企新举措,深化警企合作。从“零距离”服务到“全周期”护航,“警随企后”正成为攀枝花西区优化营商环境的金字招牌,为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和共同富裕目标实现提供了有力支撑。
曾超苏勇四川法治报全媒体记者唐万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