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世界知识产权日及国家知识产权宣传周来临之际,攀枝花市东区人民法院联合攀枝花学院以“创新引领未来,法治护航发展”为主题开展知识产权法治宣讲活动。并邀请攀枝花市中级人民法院相关法官参加。活动中,法院以当下年轻人喜欢的“剧本杀”模式为载体,把法律文化内容与流行文化载体充分融合,将“案例”变成“故事”,用“故事”讲述“法理”,亦即将法律知识融入剧本杀游戏通过角色扮演和推理、庭审,解决法律纠纷,同时结合案例进行著作权普法宣讲,将保护知识产权意识的种子播种进了学子心中。
剧本杀游戏创造“沉浸式”课堂
“剧本杀”通过“角色带入-线索推理-真相还原”的模式,引导玩家在破解谜题中学习著作权法知识,让严肃的法律条文变得生动易懂。活动现场,9名大学生化身“社长”“教授”“摄影者”“律师”等角色,通过三幕剧情框架从招新筹备会至侵权产生到法庭对峙,将真实案例生动的呈现在学生眼前,深入浅出的理解知识产权侵权判定标准、维权救济途径等内容。“非常有趣!第一次尝试这样的剧本杀。”同学们表示,他们在游戏中加深了对著作权内涵与外延的理解,同时更深刻的感受到了如何维护自身的权利、避免侵害他人的著作权。“我们喜欢用这样‘沉浸式’学习知识产权知识。”
剧本杀环节后,东区法院还以剧本杀依托的侵害信息网络传播权案例为切入点,系统解析著作权的构成要件、核心要素及法律责任,深入剖析发生在大学生身边常见的洗稿抄袭、视频音乐盗用、创作侵权等行为模式以及针对学生社团运营实际,归纳了自媒体配图使用、推文转载、宣传视频剪辑等方面要注意的侵权现象和避坑指南;围绕学生关切的现实问题在案例分析中进行精准解答,同时支招大学生原创的保护方式及快速维权途径。通过“法条解读+情景模拟”的沉浸式讲授,采用系统化的理论阐释与典型案例分析相结合的模式,使抽象法律概念转化为可操作的防范指南,为学生群体在日常内容创作中防范著作权侵权风险及自身权益保护构建了科学认知框架,切实提升了大学生的知识产权保护意识。“此次活动让我们受益匪浅,更好地了解到了知识产权相关知识。”张同学说:“原来知识产权应用在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
龙同学表示:“保护知识产权就是保护创造力,我们要尊重知识产权与原创者,保护原创作品与版权。”
今天播种在同学们心中的知识产权种子,将在未来生根发芽,长成参天大树,成为国家科技创新的栋梁。希望通过此次知识产权保护主题宣传活动,在校园内推动形成知识产权学习风潮,主动加入到知识产权保护。下一步,法院将持续深化探索“司法+高校”协作机制,运用更多群众喜闻乐见的普法形式,推动知识产权保护理念深入人心,为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激发社会创新获利提供有利的司法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