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有效提升基层治理效能,盐边县桐子林镇创新构建“189—146—136”三链共治体系,打造“责任链+职能链+激励链”三链闭合工作回路,驱动新时代党管政法工作在基层末梢高效运转,为赋能共同富裕试验区建设提供坚实的政法保障。

“189责任链”明确“干什么、靠谁干”
189责任链”指建立一个专业化的综治中心,统筹基层警务人员、网格员、调解员、交通劝导员、社会工作者、法律工作者、志愿者以及综合执法人员这“八大员”专群力量,清晰界定政法委员九大核心职责。2024年,桐子林镇建立镇综治中心,设置“三区一室”,整合桐子林镇派出所、司法所、信访办等7个部门力量合署办公,让老百姓办事实现从“分散办公、多头跑腿”到“一站式受理、一揽子调处、全链条解决”的革命性跃迁,形成了“党委一声令下,委员协调调度,八方力量齐动,攥指成拳出击”的治理合力。
“146职能链”明了“凭什么干、怎么干好”
“146职能链”指围绕“平安法治”一条主线,赋予政法委员“统筹协调、上下联动、指挥处置、督促问责”四大职能,配套建立联席会议、请示报告、会商研判等六项工作机制。桐子林镇紧扣把稳“平安法治”一条主线,确保履职不偏向、不走样,六大机制则环环相扣,形成了一个从“信息收集-风险研判-科学决策-精准执行-效果反馈-督导问效”的完整闭环,确保权力在制度的轨道上规范、高效、阳光运行。2006年,桐子林镇金河村175亩土地因桐子林电站建设被租为渣场,2019年合同到期后,为不使土地荒废,桐子林镇巧妙运用“146”职能链,组建多方组成的工作专班,成功引进紫约农业公司,投资建设优质蓝莓种植基地,群众每年都能获得土地租金,让“信访地”变成“致富田”。

“136激励链”明晰“愿意干、持续干”
“136激励链”指树立“有为就有位、实干得实惠”的一面旗帜,建立“双审双育”成长赋能、“双联双促”工作联动、“双考双励”激励约束三大体系,严把干部选拔任用“入口关”、做实包联指导“帮扶关”、提升教育培训“能力关”、开拓列席会议“视野关”、优化总结述职“考核关”、筑牢关爱激励“动力关”等六个关口,实现干部“选、育、管、用”全周期管理。面对老旧小区改造、加装电梯等民生热点难题,“136”激励链激发每一个细胞的活力,县政法委通过“双联双促”体系,直接包联桐子林镇,桐子林镇对社区干部鲜明树立“有为有位”的导向,让大家从‘找我干’转变为‘我要干’。最终,成功化解纠纷90余件,拆除违建300余处,加装电梯114部,实现了小区旧貌换新颜。“三链”共治体系在桐子林镇的成功实践,让基层履职效能倍增、治理机制重塑、社会效应凸显,推动民生实事落地,产业项目引进,集体经济壮大,实现了从“被动维稳”向“主动创稳”的转变,构建了共建共治共享的基层治理新格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