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检查不仅次数少了,流程还透明,有问题扫码就能反馈,我们能更专心搞生产!”近日,攀枝花市西区一家企业负责人的感慨,道出了当地优化营商环境的显著成效。今年以来,西区聚焦企业“急难愁盼”,从规范检查、宣传引导、能力提升、协同执法四方面发力,用涉企行政检查的“减法”,换来企业发展活力的“加法”。
规范流程是基础。西区率先印发《攀枝花市西区推行行政检查“亮码入企”工作方案》,全面推行“亮码入企”制度——执法人员入企检查前需出示专属“二维码”,检查过程全程留痕、执法可溯,企业还能扫码评价监督,违规行为实时预警。截至目前,西区已完成“亮码入企”245次,涉企行政检查数较2024年同期明显减少,7月以来未出现超频检查情况,企业评价满意度达100%,真正把“规范”落到了实处。
让企业懂政策、会监督,才能凝聚合力。西区通过政府网站、微信公众号、企业座谈会等多渠道,广泛宣传“亮码入企”和“综合查一次”的意义与流程,还向企业发放100余份宣传资料,手把手讲解“天府入企码”的功能用法。“以前不清楚执法流程,总怕‘多头查’,现在知道怎么监督,心里更有底了。”不少企业代表表示,宣传引导让他们从“被动接受检查”变成了“主动参与监督”,对执法工作的信任度也大幅提升。
执法能力过硬,服务才能更优。西区累计组织116名执法人员参加业务培训,邀请专业技术人员讲解平台操作、开展执法实务演练和案例分析,让执法人员既懂“技术”又懂“业务”。同时,召集26个重点执法部门、40余人召开专项调度会,明确执法标准、压实部门责任,从源头杜绝不规范检查行为。
“多头检查、重复检查”曾是企业的“烦心事”,西区用“综合查一次”破题。按照“能合尽合、能联尽联”原则,西区印发《攀枝花市西区“综合查一次”联合执法检查事项细化清单》,明确17项检查事项的牵头部门、联合部门及检查频次,将原本多个部门的“分头查”整合为“一次查”。截至目前,西区已完成“综合查一次”27次,累计减少扰企检查44次,切实为企业“松绑减负”。
从“频繁查”到“规范查”,从“分头查”到“联合查”,攀枝花市西区用一系列务实举措,让营商环境更有“温度”,也让企业发展更有“速度”。下一步,西区将持续优化涉企执法服务,让企业轻装上阵,为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更多活力。
吉佐鲁洗 四川法治报全媒体记者 唐万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