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日,攀枝花市司法局印发《攀枝花市法律援助案件质量监督管理办法(试行)》(以下简称《办法》),着力构建“全流程、标准化、可追溯”的案件质量管理新体系。
五大机制筑牢质量根基标准整合机制。《办法》系统整合法律法规、行业规范及监管要求,建立科学统一的质量评价体系,为办案人员提供明确指引,为监管部门建立评估标尺。监管闭环机制。建立“受理-指派-承办-结案-归档-评估-投诉”全流程监管链,明确各环节责任主体与监管方式,形成“事前预防、事中监督、事后评价”的闭环管理体系。归档规范机制。制定详细归档指引,明确卷宗材料范围、清单目录及整理标准,实现案件办理全程留痕,为质量回溯与经验总结奠定基础。质量承诺机制。推行法律援助机构与法律服务机构/法律援助人员签订承诺书制度,明确服务标准、执业纪律、时限要求及受援人权益保障责任,强化质量主体意识。奖惩驱动机制。对优良案件给予物质奖励、培训评优优先等正向激励;对不合格案件采取扣减补贴、追责问责等刚性约束措施,筑牢案件质量这条法律援助“生命线”。
三重突破实现制度创新突破监管模式。建立全流程跟踪、全要素审查、全周期建档“三全”质量监督机制,实时跟踪解决法律援助人员反映的需求和问题,安排专人负责案件归档工作,推行“线上智能筛查+线下实体核查”双核模式,实施“电子+纸质”档案管理,实现档案数字化建设,破除碎片化管理顽疾。
突破责任体系。构建“双承诺”责任体系,压实质量主体权责。法律援助机构承诺履行监管主体责任,构建“机构自查+市级评查+省级抽查”案件质量评估体系;法律援助服务提供者签订《质量承诺书》,明确服务标准、职业纪律、结案归档等刚性要求。突破动力机制。创新“双引擎”驱动机制,激活质量提升动力。创设“评优评先+补贴奖励+职业技能培训”三维激励机制,创新“分段付补+警示制度+行业联惩”组合拳,正反双向倒逼法律援助案件质量提升。
双擎驱动《办法》落地见效开展专项能力提升行动。组织相关人员开展《办法》专题培训,重点解读案件承办、归档规范、评估标准,同时将案件质量要求纳入年度培训体系,通过“全覆盖培训+常态化实训”模式强化质量意识和实操能力。开展专项评估活动。每年度开展两次案件质量评查,并采取“案卷审查+受援人回访+专家评估”模式,确保评估结果客观公正,将评估结果关联奖惩机制,作为补贴发放、机构考核、评优推荐核心依据。
《办法》的出台,将为攀枝花市法律援助案件质量监督管理提供有力制度保障,全市司法行政系统要切实将《办法》的各项要求转化为提升攀枝花法律援助案件质量的强大动力和实际成效,为保障民生权益、促进公平正义、建设更高水平法治攀枝花贡献力量。